
春节j进行时!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,本周就让我们一起做做功课,看看中国春节的有趣的风俗礼仪和他们的由来吧!
贴春联

新春开始,第一件事便是贴对联、门神,春联和年画的起源和年画一样,是为了辟邪,最早的对联被写在桃木板上,贴在大门两侧。如今的对联是金色或黑色的毛笔字写在红纸上,表达人们对新一年的愿景。会写毛笔字的会自己写春联,赠与亲朋好友,表达祝福。
穿新衣

新年为了辞旧迎新,每个人从头到脚都要换上新衣、新鞋、新袜,而春节穿红色则是为了好运和福气。如今的生活水平让我们可以衣服想买就买,而在改革开放之前,新年却是许多人一年唯一一次穿新衣的机会。
扫尘

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,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过年传统习俗之一。二十四扫房日,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开始忙碌,把房屋里里外外清扫如新。因为在汉字发音里,“尘”和“陈”同音,除尘寓意“除旧迎新”,扫去上一年所有的晦气,做好准备迎接新年带来的好运和财气!而年末扫尘绝对是项体力活,往往家中老少齐上阵,年轻人也要帮着父母一起打扫!
团圆饭

春节期间,最重要的就是全家人齐聚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大餐。但在享受美食时,也别忘了我们的餐桌礼仪!
和桌上的每一个人都要碰杯,向长辈敬酒时,年轻人要起身站立并放低酒杯表达尊敬。

除夕吃完年夜饭,重要的仪式感就是和家人一起围炉而坐,共同守岁,一起等待新一年的到来。年轻人守岁是为父母延长寿命,年长者守岁是为了“辞旧岁”。除夕这一晚上,传统都是不熄灯,灯火通明意味着用光明把所有的邪瘟病疫驱逐,期待着新一年的吉祥如意!
放爆竹

放爆竹的传统已经延续了两千年的历史,新年第一天,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,迎接新一年的到来,爆竹声声充满了喜悦的节日气氛,人们在爆竹声中互道恭喜,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祝福。

但现在出于环境保护,许多城市对于爆竹燃放颁发了禁令,鼓励人们用环保的方式庆祝新年。
送红包

红包是用红纸包着的压岁钱,各个时期的含义不同,但自古以来都是长辈表达对孩童美好祝愿的方式。因此接红包时,当着送红包人的面打开是不礼貌的,要先说几句吉祥话,双手接红包,表达感谢和祝福,回家再拆。

现如今,许多年轻人开始给家中的老人送红包,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爱与祝福!送红包时,根据地区不同和经济能力的不同,红包的金额会有所区别,但不管是多大的红包,一定要取吉利的双数。
拜年

从年初一开始,就要开始走亲访友,给长辈,给同辈,给邻居相互拜年,带上礼物,说些吉利的话,表达对新一年的祝福。拜年也是许多亲朋好友由于忙碌多时不见,而拜年却给了大家见面叙旧的好机会。
送礼禁忌

在挑选年礼的时候分外注意要送上美好的祝福,避开不祥的寓意。这主要是注重礼物的谐音,送错了的话会事与愿违。

这其中,“梨”和“书”谐音“离”和“输”,是不适宜在新年时作为礼物赠送的。同时送礼时的数字尽量挑选双数,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,不喜单。
春节期间不理发

大家都知道一句玩笑话顺口溜“正月剪头死舅舅”,起源是清朝时要求汉人全部剃去额前头发,在脑后扎一条辫子,汉人为了表达对自己文化的怀念,约定正月时大家都不剃发,寓意“思旧”。而“思旧”的说法随着时间流逝则被误传。
避免不吉利的话

春节期间,大家都在祈愿一个好运的开端,所以绝对的禁忌就是说出不吉利的话,比如“死”“生病”“倒霉”“鬼”这类的字眼!

中国文化历史悠远,新年的习俗远不止以上这些,一篇文章无法面面俱到。然而想到这些习俗就会让我们有了对新年的企盼!2020充满意外,让我们期待新的一年会充满快乐和幸运!


Hedonia由法国人Matthieu Ventelon于2018年创立,同时也是中国首家将专业葡萄酒和礼仪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培训机构。
登录我们的网站查看更多信息:http://hedonia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