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主页

中国筷子,一点都不简单~

今天你用对筷子了么?

· 东方优雅

筷子,先秦称“梜”,汉代称“箸”,到了明代称“筷”,中国人使用它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之久,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之一。

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回载,“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,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”。镶金筷子又贵又重,一般观赏用,并不实用,如此实际是在戏弄农村刘姥姥。可见,小小一双筷子不仅是食器,还蕴藏不少中华文化色彩潜台词呢!

既然筷子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,那么你知道使用筷子的正确方法和禁忌吗?一起来看看吧~

握法

用拇指,食指和中指稳稳拿筷子,无名指垫在筷子下边,夹菜的时候基本只动筷子上半部分。手握处距离筷子上端四分之一左右为佳。

摆放

用上你桌子旁边的筷子架~

当您还没吃完但需要中途离开时,将筷子在碗盘右侧对齐放好,暗示一餐尚未结束。当吃完准备离开的时候,请将筷子对齐竖直放在碗上,暗示服务员可以将餐具收走了。

使用私筷

尤其是在当下,使用公筷变得尤为重要。

不要使用自己用的筷子从公共餐盘中夹取食物。如果可以,使用公筷或者公勺夹取食物放到自己的餐盘里食用。

三长两短

即指在用餐中,将筷子长短不齐摆放在桌上。在古代,人死也称“进棺材”,棺材还没被合起来前是由前后两块短板,左右加底部三块长板组成,故也称“三长两短”,寓意死亡,所以这样做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。

执箸巡城

即指用手拿筷子,在盘子上转来转去,犹豫不定,是吃小葱拌豆腐好呢,还是吃红烧牛肉好呢?与此相似的还有一词“迷箸刨坟”,指在菜里扒拉半天又不见夹菜,就像盗墓刨坟一样。

泪箸遗珠

即指去夹离自己老远的菜,放到碗里的过程中菜汁淅淅沥沥撒落一地,仿佛筷子落泪,闻者皱眉,见者嫌弃。

击盏敲盅

即指拿筷敲碗,在古代,叫花子要饭才会叩碗,如果用筷子在碗盘上敲打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,稍微讲究的人会认为是在触霉头。

当众上香

不要把你的筷子垂直的插入碗里,因为有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,如果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,无异是被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,所以说,把筷子插在碗里是决不被接受的。

挥舞筷子

当在吃饭的时候,在空气中挥舞着你的筷子或者用筷子指着别人也是不被接受的,就像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上挥动刀叉也是不被允许的。

冯骥才曾在诗中写道,“莫道筷箸小,日日伴君餐。”希望今天的筷子小贴士能帮助您更好享用一日三餐!最后祝大家假期愉快~

Hedonia由法国人Matthieu Ventelon于2018年创立,同时也是中国首家将专业葡萄酒和礼仪知识结合在一起的培训机构。

登录我们的网站查看更多信息:http://hedonia.cn

所有文章
×

还剩一步!

确认邮件已发至你的邮箱。 请点击邮件中的确认链接,完成订阅。

好的